十几个昼夜坚守,他站成了一面旗帜,在平凡岗位上彰显党员本色。泥巴裹满裤腿,汗水湿透衣背;熬得红肿的眼,磨出血泡的脚。当汛情来临,他的足迹踏遍蔡田水库的边边角角;当险情出现,他的身影突击向前。他就是黄梅县垅坪水库管理处枢纽段段长於卫星。 爱党家风,两代相传 出生于1970年的於卫星有着25年的党龄,在工作中默默坚守,无私奉献,心系群众,尽职尽责,曾获得优秀工作者的表彰。其父於锦鸾,一名老共产党员,曾任白羊社区老书记,一生获得镇、县、市各项荣誉证书,于2014年因心脏病突发病逝在工作岗位上,去世时,当时的县领导亲自写下挽联:六十六春秋可圈可点,四十二书记问心无愧”横批:可昭后人。父亲在世时经常教导他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无论做什么,要对得起百姓。”受父亲影响,他无论做什么事都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。守土有责,守土担责,守土尽责。他说“守好蔡田水库,保护一方平安是我现在的职责与使命。” 忠勇为民,初心不改 “哗啦啦”,突然一声巨响,连续几天的大暴雨导致蔡田水库电站引水渠瞬间塌方,於卫星是第一个到达险情发生处,根据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告诉他要立马进行抢修,如果不及时修复,连日降雨必然影响泄洪,给水库下游的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损失。于是於卫星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,组织抢险队,不分昼夜进行抢修工作,势必要在最快的时间内筑起新的引水渠。“於段长,你已经没日没夜的工作了这么长时间,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了,你去休息会吧”一位值班人员劝到。“我还好,这不辛苦,要赶紧加快进度,把工程质量抓好,保证施工人员安全”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带领抢险队员仅用三天三夜时间完成了抢修工作,修建了新的引水渠。 7月13日,蔡田水库电站引水渠刚刚修好,老於作为一名老水利人,灵敏的职业嗅觉让他想到,泄洪闸的闸口没有堵住会不会把刚刚修好的引水渠冲毁?带着这个问题,他每天加大巡查水库密度。7月14日凌晨5点,他在巡查中,再一次发现险情,灌溉泄洪闸口积水过多,水压变大,此时如果不快速堵住电站引水渠闸口,会再一次冲毁刚建好的引水渠,他反应迅速,打电话通知其他值班人员赶到现场,另一方面,他毫不犹豫跳入水中,用木板堵上闸口,在危急时刻敢担当,守护了引水渠,保护了蔡田水库下游合九铁路、318国道、1条县级公路和2条乡级公路以及下游乡镇沿河村民及城郊7万余人、11万亩耕地的安全。 爱岗敬业,甘于奉献 雨情就是号角,汛情就是命令。於卫星对待工作十分严谨,自7月6日接到防汛任务以来,他每天紧盯水库水位,住在水库的管理房内,一直没有回家。因连续三天日夜抢修引水渠,加上凌晨跳入冰冷的山谷库水中,他咳嗽、头痛、严重感冒,驻扎蔡田水库单位的值班人员劝他下山去休息治疗。他却说:“和我一起的同事小雷也感冒了,他到水库管理处工作时间不长,经验没有我丰富,已经让他去诊病了,现在如果我也去了,这里就没有专业人员,我不放心,再说县委马书记对我们蔡田水库值守人员非常关心,特意给我们送来了帐篷,我没有理由不坚守下去。” 紧张的工作之余,多为真实的平淡。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“我是一名老水利人,多年的工作我对水库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,水利人需要责任与耐心,我已离不开它”。 灾害无情人有情。於卫星把自己对工作的热爱和激情融入到防汛中,把工作岗位变成了展示自我、实现自我的人生舞台,用自己恪尽职守的工作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,他始终坚信,做事不怕小,就怕做好,虽然这是个平凡岗位,做的也都是平凡的事,但能坚持把这件事做好,就是一种不平凡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